【關於家長有學琴,孩子也有在學琴這件事】
Maggie 我有一對很寶的親子學生,爸爸是醫生鋼琴彈得一般般
他的女兒小五鋼琴程度中上剛剛進入小奏鳴曲中級,雖然我指導他們只有一年,
但是在這期間我發現了很棒的親子成長關系。
半年前爸爸說 : 老師,這麼好的梗您沒打算寫上部落格 ? (大家沒看錯,是半年前的事了)
我想想便寫在最近完成了這篇溫馨的文章。
開頭想先問大家都知道孩子學習能力比大人強這件事吧 ?
在時間上,在大腦直覺反應上,在肢體靈巧度上,皆是孩子略勝好幾籌的
成人是理解力比較夠,推理能力也比小孩子強一些。
1+1的結果有兩種
一、大人彈興趣指法手型一般般,口袋曲目從頭到尾也只有1、2首,
可是孩子從小學琴指法手型漂亮,且爸爸的曲目在程度好的孩子可能可以直接視奏彈。
二、大人有熱忱,自主練琴加上定時定量假日還加碼,指法手型雖然一般般
曲目卻專業得很,既有技巧也練習樂派功力日漸大增,孩子卻是選擇性的練琴
眼看大人越彈越好自己卻是更沒信心彈琴,在時候還會有口無心對大人說: 你自己喜歡
自己練,不要叫我練。以上的親子關系對彈琴來說便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了"。
Maggie 老師想表達親子學琴這件事上面,不管是不是同一位老師教,或誰彈得好…
"各自學習一件相同的事情,成人要珍惜感受你能經歷孩子曾經有過的心境"
"成人要更仔細感受當下你是一位學習者的心情"
(如果可以,不要去顯現誰彈得好或不好,因為大人的工作是賺錢,孩子的工作是學習
若實際情況和我這對親子情況相反,就是孩子原本練的比較差,這時只要老師setting
技巧和曲目進度,馬上半年內成果可能就翻轉了,主要是不同年紀階段需要的目標不同)
因為出了社會對大人來說,成為學生的機會不大,更何況是和孩子學習同樣的事
上面我寫出了 "成人要珍惜感受你能經歷孩子曾經有過的心境" 原由是這樣來的…
那位爸爸有次跟我說在家練得很熟的曲子,在老師家彈驗收時彈錯的心情
(我這輩子在開刀房都沒有這麼緊張挫折過…)
我說 : 那麼您女兒在這點可以指導您,挫折 ? 彈琴的人早就知道目標要設定120分
打了折扣才有100分,才藝和職業雖然完全不同,可是做事的態度從小要培養出來。
您的孩子在學琴過程做到了修正這件事,您感覺得到女兒是錯了幾次才做到嗎 ?
爸爸又說 : 我一直把彈鋼琴當作看到什麼就按下什麼 (他以前對樂譜和琴鍵的解讀)
我說 : 那您的心胸要開闊眼界要寬廣,因為我們學習音樂的盡頭是哲學,您女兒最近
告訴我她彈德布西那陣子還去學校圖書館借了印象派畫家的圖鑑來讀,我自己教
德布西都會提一些法國印象派畫家的東西,雖不深入因為我對藝術懂的有限
(女兒太強了),女兒懂得把我起的頭自己去找方法延伸應該是學得有興趣。
再來聊到彈琴若要求專業演奏,那將會非常深奧且孤獨(有些不入世,跟一般人生活
連結有限)而音樂可以走入生活的意思是用最接近我們生活經驗值的方式
存在,比如說(剛好把我上篇文章的一段話拿來用)
個人自主性的學習
時間管理的學習
音樂技能的學習
認識作曲家和曲目背景
培養文化和音樂素養
預備更高程度彈奏曲目的學習
這些都是彈琴的附帶利益,親子之間的鋼琴課不是只存在各自一堂50分鐘的時間
學生離開老師的琴房,平時各自在家庭中生活中都可以將課堂所習再擴張
我自己的學生除了定時的鋼琴課,每隔數月還會有分享(像小型音樂會這樣的聚會)
這幾年間我的學生收得少,也是希望教學可以再細緻一些。
總之親子彈琴的畫面真的羨剎許多不會彈琴的人,比如親子聯彈一首16小節的小蜜峰
和親子聯彈一首美國巡邏兵,要記得樂趣勝於程度 (有樂趣再來求程度吧) !!!!
至今這對父女,現在孩子都會主動幫爸爸陪練(沒看錯,因為爸爸說女兒變成老師了)
爸爸會去幫孩子借音樂圖書(若原文的爸爸還幫翻釋,爸爸謙虛說只有少數幾篇)
所以親子彈琴(彈就是了,其他不用想太多)只要想成簡單的快樂,那麼不彈太難的曲子
也能帶給家人歡樂或是吸引旁人躍躍欲試,彼此應該能擁有成就感。
文末來點題外話,我自己在和老老師學習現代樂派時練到polytonal style的曲子
Jean Absil(1893-1974) Humoresque No.3 Op.126
這首樂曲簡單說就是有二個調的旋律在同時進行,這位比利時作曲家的音樂
大家可以去youtube聽聽,(我這麼說是有次我和一位老師朋友無意間聯彈起來
還滿能嘗試一下的)後來我也花時間把曲子練起來,是一首玩調性也可以玩節奏冒險
的曲子 (它需要很高的技巧來表現重量轉移的機智感)我和朋友臨時起意一小段
也彈得盡興開心,當下兩人都沒想什麼"沒練好技巧到底要不要彈"其實就是大方彈了
彈琴,有些時候不用去想太多反而比較彈得出來。
==================================================================
很久沒上格,分享一下Maggie老師最近在看這本 The young Piantist
(在英國算是鋼琴老師們必讀的聖經,想練習讀原文的人可以嘗試)
在英國只要是會彈琴有學琴的人都可以叫做Pianist,所以這本書是寫給鋼琴老師和學生
所看的(並非寫給鋼琴家看的,這類書還有其他寫給high level學生看的書)
PS : 年底個人因素非常忙碌,新生可能到明年3月看情況再安排
部落格留言也會慢慢回覆給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