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nomaggie: 聽力訓練包含的音樂理解力為何?
maggie 老師 聊聊先
基本上文章重點只有一個 : 想要彈一手好琴,你就要學習去聽
彈琴與聆聽是相互連結的關系 !
彈琴或演奏樂器,若能朝著培養音樂理解力
來著手訓練學生的聽力,長期下來對於演奏樂曲 學生將會對樂曲的表現更有自信
音樂理解力 : 小地方從培養聽瓣出 曲子的強弱、速度、圓滑斷奏開始
(最小: 幼兒4~5歲可開始)
再進步到聽辦樂曲的拍子 2拍. 3拍.4拍 、聽辦節奏與旋律的變化
(學齡大班可開始)
更深入一些 到聽彈、聽拍、大小調感受、簡單的進行曲或舞曲聽辦
(學齡小一開始)
以上層層疊疊 往上延伸 至開始帶入 速度和風格的 演奏術語
(義大利音樂術語的認識)
又從上一點指出的 速度和風格 開始和學生 討論各種曲子的變化
(學齡小三~小五可開始)
再到更深層的 : 曲式、樂派、簡易的樂曲織度討論
(理想狀態、能討論至此 學生已有相當程度)
各位知道為什麼 maggie 老師我自己會想寫這篇文章嗎 ?
因為我受到了刺激 ………
話說,我今年開始回到跟老老師上課的生活 (手癢 + 太久沒被老老師罵 會懷念)
老老師教曲子的方法是像下面這樣
老老師 (最常說的一句話 : 來 你說 、這首曲子的音樂性 和技術性說出來)
這… 請問有幾位鋼琴老師可以說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
光是要回答一項技術性就要你用10幾年的教學經驗來証明了 !!!
正所謂學生本身的能力沒有培養出來 、曲子彈的再深再大也沒有意義。
因為我是一個教學會帶入聽音 (聽 和 問) 的人
感謝我從奧福教學累積的手法 : 教幼兒和大孩子聽力,我是有自己一套教學手法
但是在老老師面前,怎麼還是被噹的這麼慘 ?
我,現在就是重新再去學習,跟老老師上課學這一門學問
我自己教學手法是幼兒至學齡兒童,或成人學生,不管是不是音樂班學生
都要訓練聽力,它是一種學習能力也是演奏樂器時的良師
基於這二點,我建議聽力的培養和訓練越早開始越好
這也是為什麼幼兒音樂教育體系 (奧福、山葉、高大宜、達爾克羅茲都強調聽覺)
我在教學文章強調了小幼兒的聽力培養,教學操作上的重點是當老師的要給予
並引發學生去思考。
以上分享的教學面向,是我進修教學之後重新發掘的新寶藏 …
另… maggie 近期小改變如下
我昨天聽我的大孩子學生說 : 我這一二個月上課的教學方式有改變…
我也有察覺現在教琴 : 都會從音樂性 和 技術性來想過一遍再教學
只能說現階段我的學生們很幸福,你們得到大師級老老師的庇佑
也托老老師的福,我最近跟學生上課口氣超柔和的說
10月底 maggie 開始練習蕭邦的鋼琴曲 Berceuse Op.57
最近的我,重新喜歡上蕭邦的曲子
教學記錄分享 記於 201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