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99150_272794333155847_2211317426706638105_n 17098363_272794356489178_83282244168038564_n   

 

pianomaggie 【一牆之隔的鋼琴課】

 

這是琴房學生帶給我的文章靈感,趁著這二天空檔希望能寫下我想說的話 …

收穫滿滿,靈感滿滿的這幾天辛苦大家了 (我也辛苦了)

======================================================

印象中好久好久的…以前

當我國小練習巴哈創意曲二聲部,記憶中我好像只要彈錯音

老師都能講出來在哪個小節,包含彈錯哪一個(群)音。

經過了好久好久的…現在

我在教琴都會對著剛彈完CZERNY 或 SONATINEN 而且有錯音

的學生說 : 老師我對於除了(像是哪個課本裏第幾首的曲子號碼)這樣的排序

會記不住之外。其他大多數課本裏的音符我都會背了 

事實上大多數鋼琴老師和我一樣熟練這些陪伴我們半輩子的旋律

很妙的是,學生會很訝異老師們可以記得住耶,尤其在彈小奏系列(挑錯音)的時候

更妙的是,學生都以為我們沒說就是沒發現耶 (殊不知老師只是想讓你自己先告白)

(Op 599,139,849,718 …記得全系列旋律是第幾首的神老師,請讓我崇拜)

我想說的是 : 孩子們,除了找出你彈的錯音,老師(最佳的)教學技術是在我坐到你身

邊之前,在琴房外面就聽出你觸鍵的方法了。

鋼琴老師耳朵是敏銳的,這點無庸至疑,甚至對於我的老老師只要看到我的"坐姿"

(手臂,手腕高度,手指角度……等)而第1個音還未彈下去,就會知道我想彈誰

的作品,而且他可能知道我彈不彈的出來某音樂家和某音樂家的差別

最近老老師很神的,盯著我的背就看得出我的觸鍵是用腹部核心或是里肌肉

還是身上散開漫佈的肥肉彈出來,因為到了一個程度 "用琴聲把鋼琴整個包起來"

這指示不再是單單用手指就能呈現出來 (前面這段話真的很神,但是它真的奏效了)

所以我自己在回答blog網友家長們發問說孩子的彈奏狀況,真的是要現場評估

才會知道孩子的問題,因為彈琴真的不是只有彈出節拍器和正確音符這二種方法。

並不是要走科班才要把鋼琴彈奏學得這麼細緻,這只是一個用心的層次分別

懂嗎 ? 大家。

很多學習難易多廣的教學內容要看學生的姿質和認真程度

態度是每個人相同平等的起跑點,用心程度是看個人,老師我的角色是幫助你獨立。

另一個令人care的點則是我的老學生們會用耳朵模仿音色

我會問 : 你是用聽的來模仿我的技巧彈出來 ? 還是你真瞭解技術才彈出來 ?

又如果你用聽的,很抱歉,某天當你不再保持跟老師學琴,那你要怎麼辦 ? 亂彈 ?

最近開始我的大孩子學生們彈到現代樂派的rubato搭配踏板的練習

這彈性速度彈法和踏板一樣,我們用眼睛看到的好比冰山一角 

那水下面的冰山好幾角(肉眼看到的和實際要操練的比例1:10) 個人覺得1:5還算太淺

尤其是現代樂派的曲子,踏板可以用來調配音色餘音遼繞的透明美

還可以用來調配音符的長短時值,這些………光是用耳朵聽,外行人覺得都差不多

看在老師眼裏這是務必要先從彈以外的"觀念"來教起,光是樂派和作曲家背景

就教不完了。

之所以會聊到這兒是因為上禮拜我的成人學生來上課先練琴,他待在琴房5-10分鐘

都沒聲音後來才開始彈,我問他答說 : 因為在看今天要教的新曲子背景解說……

(而學生的程度已在奏鳴曲階段,他說跟我學琴開始建立了這習慣,令我有感動啊)

一堂鋼琴課在沒有琴聲的片刻,琴房內外都可以自己發現音樂內容或重點

這就是有沒有用心的差別,這當下經由成人學生來教了我(琴房外)的一課。

一牆之隔的鋼琴課讓老師和學生有不同體悟,也讓我看見或聽見學生用心的層次差別

我這琴房學生雖然收的少,因為我教琴生涯第1階段的15年是累積教學經驗

也就是想讓學生和家長知道(信服)我懂得怎麼教琴,所以學生人數是我曾經

追求的一部份。

然而第2階段開始的16年,是我想要累積怎麼去教會學生獨立這件事

所以這幾年在教學上對於學生本身和家長素質是有所堅持的

我選擇自己的教學模式及對象,目標是把它經營的更深層美好 (當然還稱不上美好 哈)

我常說 : 因為我要教一輩子的琴,所以我會讓自己教的爽快 !!

這2階段裏我沒有收很多學生的打算,對於來blog的留言會視情況回覆我的想法

絕大多數我都仔細思考過才回覆各位,少部份沒有回覆的也請各位包涵。

這篇一牆之隔的鋼琴課是成人學生給我的教學靈感,我的學齡學生們很可愛

都會常問我,老師老師你今天會寫文章嗎 ? 我有被寫到嗎 ??

其實你們每位學生和家長都在我的腦海裏,你們每一個人的特質我都會感受回應

你們會出現在我的琴房都是我希望能透過彈琴教會你們一些些什麼 …

我也想從你們身上學到一些我想要的什麼…

所以下次來琴房彈琴時,你們不論在琴房裏或是琴房外都要記得一個觀念

並不是要走科班才要把鋼琴彈奏學得這麼細緻,這只是一個用心的層次分別

懂嗎 ? 大家。

態度是每個人相同平等的起跑點,用心程度是看個人。

最後 祝福大家學琴順心囉    !!

 

PS 給這位知道我將你寫入文章顯得開心過頭的學生,謝謝妳帶給老師的教學靈感 !!

               Enjoy your music ,enjoy your class !!

 

arrow
arrow

    Piano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